中医文化―中药典故―白头翁的传说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传说唐代墨客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存非常艰苦,每每是:“残杯不与冷炙,随处潜悲辛”。一日清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吐逆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舍,身无分文,基础无钱求医问药。这时,一位鹤发老翁恰好途经他家门前,见此景象,非常怜悯杜甫,扣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半晌,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过不多久,鹤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逐步消除了,数日后病愈。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鹤发老翁的感谢之情。
“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号有怎样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漫衍在我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旷野间。白头翁的特性在《开宝本草》中有纪录:“今验此草丛生,状如白薇而柔细稍长,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近根者有白茸。”
白头翁虽是野草,但药用代价却很高,历代本草专著多有记述。中医以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成果,有诗曰:“苦温味性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温症发疯为主治,并消积累瘕和症。瘿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疮亦可平。阴疝痊兮偏肿愈,秃疮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红痢能将毒性清。肠垢搜索堪竭净,佐之以酒效尤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