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烧茶、烤茶和糟茶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拉祜族是一个勤奋、大胆、奋进不息的民族,“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汗青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生齿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拉祜族生齿已到达44.76万人,重要漫衍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地域。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建立时,依照本民族的意愿,把“拉祜”作为同一的族称牢固下来。1989年以后,颠末观察和辨认,又先后将散居各地的“苦聪人”、“老缅人”明白为“拉祜族”这一称呼。拉祜族陈腐而久长的汗青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羌人族系。运动在甘肃青海地域的拉祜族先民,随羌人南迁的一支,越过横断山脉,跋涉于四川西南部江山纵横的古越郡一带。唐代,拉祜族作为单一的族体见诸古代文献。宋代,拉祜族聚居在洱海南部的巍山、弥渡之间。宋末,拉祜族分两路迁至临沧和景东以南一带。明末时期,拉祜族有局部迁移,末了定居于如今的漫衍地域。迁移中,走得最远的,已越过国境,到达中南半岛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地的山区。拉祜族有本身的语言,拉枯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来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已往局部拉枯族曾利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情势的笔墨,1957年在原有的底子上创制了拼音笔墨。
拉祜族风俗烧茶,将一芽五六叶的新梢采下后直接在明火上烘烤至焦黄,再放入茶罐中煮饮。
烤茶,拉祜语叫“腊扎夺”,是一种陈腐而遍及的饮茶要领。先将小土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热后,放人茶叶举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即冲人开水煮。如茶汁过浓,可参加开水使之浓淡相宜。这种茶水香气足,味道浓郁,饮后精力倍增。
糟茶也是拉枯族一种非常古朴而又非常轻便的饮茶方法。将鲜嫩茶叶采下后,加些水在锅中煮半熟后,将茶叶取出置于竹筒内存放,饮用时,取出少许放在开水中煮半晌即饮用。这种茶水略有苦涩酸味,有解渴开胃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