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妇女发饰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清代衣饰
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初期还保存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彼此影响之下,都有显着的变革,并且各地民俗也不一样。汉族妇女的发式,在清代中叶模拟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以后还盛行过平髻、圆髻、快意髻等样式。清末,崇尚梳辫,初在少女中盛行,以后渐渐遍及。满族妇女发式,大多以为钿子为饰。钿子以铁丝为骨,也有效藤丝的,表面裱以黑纱,上面饰有翠翟。平凡满族妇女,多为“叉子头”式,也称“两把头”、“把儿头”的。厥后,受汉族影响,一样平常都将发髻梳成扁平的外形,俗称“一字头”。到了清末,这种发髻越来越高,渐渐酿成“牌坊式”的牢固装饰,只需套在头上,再加一点花朵即可,名为“大拉翅”。汉族妇女衣饰,初期仍如明末之旧。颠末不时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妇,用凤冠、霞帔。平凡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这种衣饰外,别的场所以披风、袄裙作为制服。而满族妇女的重要装束为袍衫(旗袍),不外满族女装一样平常为窄而瘦长,多在表面加坎肩。本图为梳旗髻、穿旗装及琵琶襟坎肩的满族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