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左肝右肺”表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中医“左肝右肺”一说,泉源于《内经》,这是《内经》中的一个千古之谜。因此,西医曾经有人想从《内经》入手,捉住“左肝右肺”之说,大做文章,并以当代剖解学相比较,打击中医学陈腐、不科学,讽刺中医理论太荒诞!
“左肝右肺”的真正寄义,毕竟是什么?
“左肝右肺”一词,是“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省,出自《素问・剌禁论》篇,原文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显然,“左肝右肺”只是前面的两句话,与全文破裂开来,这是“断章取义”,这种熟悉要领,完全表现了西方文化“主、客”破裂的特点,就以“左肝右肺”与当代化剖解学相对应,就得出了中医理论不科学的结论。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物、我为一”的“大一统”。必需把“左肝右肺”置于全文之中,不成支解。只有置于全文之中,才干表现出一个完备的意义。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要解开“左肝右肺”之谜,必需扩大知识面,不克不及范围在《内经》范畴之内。“医理源于易理”,阐明医易是一脉相承的。若舍易论医,《内经》中的很多奥秘就难以完全揭开。
按照《内经》,人类居于天地“气交”之中。天地阴阳二气是如许举行气交活动的:“上者右行,下者左行”(《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上者右行”,言气候右旋,自东而西以降于地,所谓“下者左行”,言地气左转,自西而东以升于天。以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摆布者,阴阳之门路也。”
按照《内经》,“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露》)。阐明人体脏腑之间,也存在着脏气起落相交活动。人出生后,人体已由天赋转入后天,《周易》八卦也由天赋八卦转入后天八卦。《内经》在《灵枢・九宫八风》中所应用的“九宫八风图”,就是后天八卦方位图。这个后天八卦方位图泉源于洛书。
洛书为人体脏象方位学奠基了底子:正南方为坎卦属水,水性寒,冷气通于肾,故肾位正南方;正南边为离卦为火性热,热气通于心,故心位正南边;正东方为震卦,秉风雷之性,民风通于肝,故肝应正东方;正西方为兑卦属泽性凉燥,燥气通于肺,故肺位正西方;中心属坤土性阴属湿,湿气通于脾,故脾居正中。
洛书不单为人体脏象方位学奠基了底子,并且为脏气起落确定了其运行标的目的。因水为至阴,故宅于下;火为至阳,则居于上;木主升发故宅于左,方位在东;金主收降,则位于右,方位在西;土为成数之毋,故宅于中。云云,脏气起落图为:心火降落,肾水上济,肝木左升,肺金右降。脾胃居中,为起落之枢纽:脾之以是升,肝辅之也;肺气降胃气亦随之降也。从上述脏腑气机起落图,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左肝右肺”,不是指肝居于左,肺居于右。而肝与左,肺与右,只是代表着满身阴阳、气血起落之通道。以是,“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当精确表明如下:
“肝生于左”,生,《广雅》:“生,出也。”出,《考工记》玉人注:“向上谓之出”。左,乃《五运行大论》中“下者左行”之“左”。故“肝生于左”者,谓肝气从左向上升也。
“肺藏于右”,藏,《词源》:“埋没”也。潜,《中华大字典》:“潜,沈下”,“沈,下也”。右,乃《五运行大论》中“上者右行”之“右”。故“肺藏于右”者,谓肺气从右降落也。
总之,《内经》“左肝右肺”之说,全从易理而来,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说“中医理论太荒诞”者,是其知识面不广,不相识中国古文化之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