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医学源流论―卷上阴阳起落论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人身象天地。天之阳藏于地之中者,谓之元阳。元阳之外护者,谓之浮阳,浮阳则与时起落。若人之阳气,则藏于肾中,而四布于周身,惟元阳则恪守于中而不离其位。故太极图中央白圈,即元阳也,始终不动,其分阴分阳,皆在白圈之外。故发汗之药,皆鞭策其浮阳,出于营卫之中,以泄其气耳。若元阳一动,则元气漓矣。是以发汗太甚,动其元阳,即有亡阳之患。病深之人发喘呃逆,即有阳越之虞,其危皆在烦刻,必用参附及重镇之药以坠安之。以是治元气衰弱之人,用升提发散之药,最防阳气散越,此第一关也。至于阴气则不患其升,而患其竭,竭则精液不布,凋谢燥烈,廉泉玉英,毫无润泽,舌燥唇焦,皮肤粗槁。所谓气候不降,地气不升,孤阳无附,害不旋踵。《内经》云:「阴精所奉其人寿」故阴气有余则上溉,阳气有余则下固,其人无病,病亦易愈,反此则危。故医人者,慎毋发其阳而竭其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