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典故―“良人不返妻心焦 泪干血凝相思子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夫君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美丽,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唐代墨客王维有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墨客按照故事借物抒怀表达相思,婉转蕴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
相思子(红豆)为豆科缠绕藤本植物相思子的种子。当代药理研究,相思子含相思子毒卵白、相思子碱等。动物试验标明,相思子毒卵白做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完全按捺作用;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及吉田腹水肝癌的卵白质生物合成有很强的按捺作用;对癌细胞的DNA的生物合成有中等水平的按捺作用。相思子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按捺作用。味辛劳、性平、有小毒的相思子一样平常不内服,须要时须控制其用量。相思子应与味甘酸、性平、无毒的赤小豆辨别,赤小豆利水消肿退黄,滋肝补肾,万万不成以有毒的红豆误做赤小豆过量服用,将导致不良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