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茶是怎样传入西藏的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据史书纪录,早在公元四五世纪时,吐蕃王朝部队曾攻占到中原边州,夺得了大量茶叶,却不知其用途。《藏汉史集》中记,茶在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芒波杰在位时(公元676-704年)传入吐蕃,其时是作为一种保健药物而受到赞普的喜好 。他说:“在我抱病期间不思饮食,只有饮用小鸟衔来的这根树枝泡的水比拟奥妙。它能养身,是一种治病良药。” _ 公元781年唐德宗时“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 中。赞普问:‘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 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 此昌明者,此氵湖者。’”由此可知,早在5世纪从前,吐蕃社会还没有饮茶之习 俗,只是把茶叶作为一种贵重的保健药品而被王室所收藏。 自唐开元后,本地僧人坐禅“务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 随处煮饮。今后辗转相效仿,遂成民俗。”随着唐蕃之间友爱往来,有的汉僧到 藏区传法,有的则经吐蕃去印度求法,使饮茶习俗传入吐蕃。据《汉藏史集》记 载:“对付饮茶最为醒目的是汉地僧人,今后噶米王向僧人学会了烹茶,米扎贡 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但更多的是传播在王宫贵 族间和寺庙里。吐蕃末了一位赞普朗达玛在位时实验灭佛,僧人们各自逃生。脱离寺庙的僧人又将饮茶之习俗传入民间。而茶之止渴、消食、少睡、去腻等诸多 功效,恰好实用于藏族需求,因而深受人们喜好。这是饮茶风俗传入民间的最早 时期。 至晚唐,唐蕃干系进入了一个较不变的宁静友爱阶段。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与吐 蕃的马牛互换,民间商业在陇、蜀、洮、岷等一带活泼起来。安史之乱以后,唐 蕃间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举行茶马互市,茶叶大量运往藏区。 五代、宋、金时期,河西大局部地域为吐蕃等少数民族所占据,与宋廷“贡赐” 不时,重要以马茶为主,并创建茶马互易市场。口角厮啰境内的民俗“独知用盐 为滋味,而嗜酒及茶”。元、明时期,盛行茶马生意业务,并于公元1372年明廷设置 “茶马司”。清初“茶马互市”制度创建,今后,茶叶源源不时地输入藏区。 茶叶和饮茶习俗就如许颠末恒久的流传和生长,由宫廷到寺院再传入民间,并形成了一种藏民族新的文化形态茶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