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中医文化―温补命门,直探骊珠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温补命门,直探骊珠 张景岳(1563~1640),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浙山河阴(今绍兴市)人。景岳本为好汉之士,少时随父至京师,学医于金英((字梦石),遂精医道。壮岁从戎幕府,出榆关,渡鸭绿,颇有医名。明代黄宗羲《张景岳传》(《南雷文定?前集》卷九)谓:“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他空负一腔报国之气,而所如不偶,遂返故乡,致力于医学研究,同时笃志著述。以数十年精神先后写成《类经》32卷,《类经图翼》11卷和 《类经附翼》4卷,暮年著《景岳全书》64卷及 《质疑录》1卷。景岳开始亦从丹溪入手,后眼见不善学丹溪者,恣用知、柏,戕贼气愤,遂与丹溪异趋,提出“阳非有余,真阴缺乏”的论点。实在,丹溪从静的方面入手,比拟多地留意于阴为阳基的原理,故主静而提倡养阴;景岳从动的万面着眼,比拟多地留意于阳气的健运不息,故尊阳而夸大温补,两人从差别的正面举行研究,对医学各有孝敬,恰好相互增补。《类经》是他研读《内经》用时30年写成的。他将《素问》、《灵枢》加以重新编次,归纳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等12类共390余章节,条理井然,便于寻览,为后代称道。《类经图翼》以图解的要领阐明运气和经络大要,《类经附翼》则叙述“易理”之学对付医学的紧张性。倡“医易同源”学说,谓:“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引用了大量的理学头脑来论证医学理论,有“三焦包络命门辨”、“大宅论”、“真阴论”诸文,详述“命门水火”之说,指出坚持命门真阴、真阳最为紧张。命门亏损则百病皆至。他创制的新方大补元煎、左归饮(丸)等方,具有很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