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周历·秦历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是
战国至汉初中国的常用历法。均以365.25日为一回归年,但每年的开端差别:夏历建寅,即以农历正月为岁首;周历建子,即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岁首的月建差别。四序也就随之而差别。在先秦古籍中,《
春秋》和《
孟子》多用简历,《楚辞》和《吕氏春秋》则用复历。秦始皇同一中国后,以颛顼(zhuanxu)历为底子,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但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历雷同。自汉武帝起改用夏历以后,历代相沿以上三历的月建对应环境列表如下:
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已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戊月亥月
夏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周历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泰历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
阅读古书时就要留意所利用月份的差别。比方,在《
诗经。豳风。七月》里,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句子、大意是“二月里、三月里把河里的冰凿下来,藏进冰窟”假如照夏历盘算,二、三月已是春暖花开的季候,是无法把冰藏起来的。·这里用的是周历。周历二、三月,就是夏历十二月和正月,正是数九寒冷的季候,也正是把冰保藏起来的时间该诗是夏历、周历并用的,为了加以区别,夏历用,"七月”、“八月”;周历用“一之日”、‘二之日”又如,在《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十七年”这一节里,有两段纪录;”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各人知道,每年只有一个十月和一个七月七月里死,十月怎能出游?这也是历法纪录差别的缘故
司马迁生存在汉武帝时。中国从汉武帝起利用夏历。但在秦始皇时用的是秦历。司马迁用在向来纪录秦时的事变,因此就出现上述环境。如换成秦历盘算,夏历十月是秦历正月,夏历七月是秦历十月,秦始皇在这一年里,正月出游,十月崩驾,在外统共9个月的时间。如许就便于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