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中医学―汉晋名医―皇甫谧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皇甫谧,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老师,安宁朝那(今甘肃平凉,一作灵台)人,后随其叔父移居至河南新安(今河南绳池县四周)。其曾祖是汉太尉皇甫嵩,但至皇甫谧时,家景已贫苦,而他幼时也欠好念书,直到二十岁以后,才发愤念书,竟至废寝忘食,终于成为其时闻名文人。《晋书・皇甫谧传》说他“有崇高之志,以著述为务”,林亿在校《甲乙经》的序言中称他“博综文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其时晋武帝曾征召他入朝为官,他婉言辞绝,在他的《释劝论》中,表达了他对喜好医术的愿望,对古代医家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的敬慕之情,深恨本身“生不逢乎若人”。晋武帝顾惜其才气赏给他许多书。由于他身材素弱,加之长年劳累,也卷入其时社会上服食之风,厥后竟罹患风痹,右脚偏小,非常痛楚,几至自尽,自此发愤学医,终于习览经方,遂臻其妙。”(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林亿序》人民卫生出书社影印本1995)。对此,他不无感触地说:“若不醒目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深地,无以济之,此因贤人以是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自序》人民卫生出书社影印本1995)。 在原有的医学理论的底子上,他除遍及阅读种种医书外,将《灵枢经》、《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中针灸,加以整理归纳,使其“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编成《针灸甲乙经》,成为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为历代研习针灸学的必读讲义。 皇甫谧出于自身的感觉,即仅以”百日”的治疗,就把本身的风症及耳聋症治愈;又有感于《素问》、《九卷》等等之经义深奥难明。为了著述能条理明白,便于读者寻检,他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从而使《针灸甲乙经》这部专著成为什灸学著作的嚆矢,历代对之评价甚高。王焘以为皇甫氏“洞明医术”,以为他的这部著作为“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四库总目提要》盛赞皇甫氏这部著作“与《内经》并行,不成偏废”。除《针灸甲乙经》外,皇甫谧另有不少文史方面的著作,此中影响较大者有《高士传》、《逸士传》、《玄晏春秋》、《帝王世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