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祀与殷周地缘政治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在已往相称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遍及以为殷周时期是地缘国度,政治构造和政治干系完全以地区干系为底子,即所谓“按地区分别百姓”。近二十年来,对殷周汗青研究的一项紧张结果是,学者们遍及留意到殷周时期遍及存在着血缘构造,并由此构建起特定的国度政治构造布局1。继之而来的题目是,假如说其时的政治干系以血缘干系为底子的话,那么其时到底另有没有地缘干系?这是必要反转头来依照汗青究竟重新思索的题目。这一题目扳连很多方面,这里仅就社祀反应出的地缘政治意义予以探究。
一、殷代的“土”与周代的“社”
殷代头脑中有地神崇敬。但是,殷墟卜辞中并无“社”字,只有“土”字。从卜辞资料看,“土”与地神崇敬有关。比方:
贞,燎于土,三小牢,卯二牛,沉十牛?(《前编》1・24・3)
燎于土,羌,俎小牢。(《粹编》18)
贞,燎于土,三小牢,卯一牛,沉十牛?(《续存》2・182)
壬辰卜,御于土?(《摭续》91)
贞,王告土?(《摭续》43)
王国维开创性地指出,殷卜辞中的“土”应即“社”,“假土为社,疑诸土字皆社之假借字”2。此说一出,得到了学术界的相应。“土”与“社”相干,在后代文献中也有反应。《诗・商颂・玄鸟》“宅殷土茫茫”,《
史记・三代世表》引作“宅殷社茫茫”。《诗・绵》:“乃立冢土。”毛传:“冢土,大社也。”社是祭奠地皮神的古刹。
既然“土”与“社”同,“土”亦当为祭奠地皮神的场合。学者或谓“土为地神”,这是不确切的。
殷卜辞中不单有“土”,并且有“某土”。比方:
贞,又燎于亳土?(《佚存》928)
癸丑卜,其又亳土?(《甲编》1640)
于亳土御。(《京津》4359)
囗年于
土。(《明续》453)
于△土燎。(《
文》68;此△为一不成识图形笔墨)
壬申卜,囗四土于羌宗?(《明续》423)
“亳土”最多见,其他“某土”次之。陈梦家老师指出:“卜辞所祭某土,即某地之社。”3既然有多个“某土”,则殷人所立之社当有多个。学界通常以为,殷王祭于“某土”,表现殷王祭奠某地的地皮神。
周人通常把祭奠地皮神的场合称为“社”。从“社”字的布局看,从“示”从“土”。“示”乃神义,“土”是指人们早期崇敬运动的场合或古刹。从甲骨文和金文看,“土”字作平地凸起状,
或作一树立物。
从文献反应的环境看,“社”除用作名词表现祭奠地皮神的场合外,还常常用作动词,表现祭奠地皮神的运动。
《书・洛诰》:“乃社于新邑。”
义为在洛邑举行社祀。《诗・甫田》:“以社以方。”《诗・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这都表现祭社运动。《
春秋》经传所记其时各国祭奠地神的场合都称“社”。
周人所立之“社”比殷人所立之“土”要少。
一样平常说,一个国度政权立一社。
西周有二都,故有二社:一为岐社,在宗周;一为洛社,在成周。鲁国有二社:一为周社(周人所立之社),一为亳社(殷人遗留下来的社)。文献所见其他各国只有一社。于此可以看出,从殷至周,社祀呈渐渐简约化的倾向。这与郊祀的合祭大趋势相同等。
二、周社与亳社
汤始居亳,故殷人的国社称“亳社”。从殷卜辞看,固然殷人的社(土)有数处,但最紧张者是亳社(土)。周人灭殷,殷遗民多数居留在殷都故地,其国称宋,其社称“商社”或“亳社”4。伯禽被分封至鲁,古亳(北亳)近鲁,故鲁有亳社5,又有周社。
恒久以来,学术界盛行如许一种不雅点,以为随着一个王国的覆灭,其所立之社天然也要被拔除。
“政权死亡,社也随之变易。
社不但不血食,
……还要被关闭。”6殷王国解体后,周人没有废掉殷人所立之社,而是“起首把旧的商社颁布发表为‘亡国之社’、‘丧国之社’。接着,又把它创建在周天子的宗庙旁,作为周族统治在政治上教诫天子和诸侯善恶生死之道的所谓‘戒社’。”“不单周天子地点地立有‘戒’社,诸侯国也立有‘戒社’。”7按照我们的观察,较为可靠的文献反应得情况不是如许。
起首,从
上古三代团体历程看,社并不因共主的衰落而废替。《书序》:“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成,作夏社。”8《史记・殷本纪》纪录同。
周存殷社。据《周本纪》,周人摧毁殷统治后,立刻“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安宁殷都社神。第三天,周人在殷社前举行了范围隆重的祭社仪式:“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摆布毕从。……尹佚策祝曰: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清代学者顾炎武就说:“武王伐商杀纣,而立其子武庚,宗庙不毁,社稷不迁。”9在其时方国同盟局面下,一个方国跃踞“共主”,该方国本来的社也就升格为王国之社。同样,“共主”职位跌落伍,作为王国之社的国社,也天然回落为方国之社。杞为夏后,宋为殷后,二国皆有本身的国社,并没有被他人“拔除”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