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郑玄《三礼注》的头脑史意义(三)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124]《 史记・儒林传》,中华书局本,第3129页。 [125]均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本,第3299、3297、3299页。 [126]《汉书》,中华书局本,第2421页。 [127]《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6页。 [128]《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8页。 [129]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1459页 [130]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1461页。 [131]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1542页。 [132]孙诒让《周礼公理》,第594页。 [133]《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23页。 [134]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881页。 [135]胡培《仪礼公理》,第1454页。 [136]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11页。 [137]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86页。 [138]《 春秋谷梁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简体本,第283页。 [139]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89页。 [140]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93页。 [141]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601、602页。 [142]孙诒让《周礼公理》,第1366页。 [143]孙诒让《周礼公理》,第2082页。 [144]《仪礼公理》,第1125页。 [145]《仪礼公理》,第1467页。 [146]《后汉书》,中华书局本,第2705页。 [147]有关内容拜见钟肇鹏《谶纬论略》,第一章,辽宁教诲出书社,1991年版。 [148]《汉书・王莽传上》,第4069页。 [149]《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50]《后汉书・张衡传》,李贤注说:“衡集上事云:‘河洛五九,六艺四九。’所谓八十一篇也。”中华书局本,第1913页。 [151]《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本,第1911页。 [152]《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41页。 [153]《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华书局本,第2705页。 [154]《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中华书局本,第961页。 [155]《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911页。 [156]《后汉书・尹敏列传》,中华书局本,第2558页。 [157]《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华书局本,第111页。 [158]《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2页。 [159]《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196、1197页。 [160]《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122页。 [161]《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1页。 [162]《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中华书局本,第918页。 [163]《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3页。 [164]《后汉书・郭陈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554页。 [165]《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603页。 [166]别离见于中华书局本《后汉书・郎襄楷列传》第1054、1055、1056、1058、1065、1067、1073页。 [167]《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857页。 [168]《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859页。 [169]《后汉书・杨震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780页。 [170]拜见《后汉书・郎襄楷列传》。 [171]《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09页。 [172]《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211页。 [173]《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本,第1043页。 [174]扫叶山房本《百子全书》,江苏古籍出书社,1984年版,第二册。 [175]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第39页。漓江出书社,1982年版。 [176]拜见孙诒让《周礼公理》所引述,中华书局本,第2007页。 [177]孙诒让《周礼公理》,中华书局本,第1747页。 [178]孙诒让《周礼公理》,中华书局本,第2103页。 [179]孙诒让《周礼公理》,中华书局本,第2108页。 [180]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752页。 [181]标点简体本《礼记公理》,第9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