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汉代刻石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西汉刻石 西汉的石刻很少见,据宋尤袤《砚北杂记》说:“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赵明诚《金石录》仅著录《居摄两坟坛》、《五凤刻石》两种。其他西汉石刻是清以后才连续发明的,以是伪刻较多。近人徐森玉《西汉石刻笔墨初探》所网络计有十种,有《霍去病墓石刻字》、《莱子侯刻石》等十种。以上石刻仅仅是作为坟坛、宫殿的计时标记,属于“小品”性子。从以上西汉的时候来看,隶书的波磔还不显着,严酷的讲,都非正规的汉隶碑刻,实在,西汉的隶书已经成熟,具有波磔挑笔。可以从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书简》、《孙膑兵书简》中看到,笔画都带有燕尾波挑。 东汉刻石 东汉“碑碣云起”。刻碑之风盛行的缘故原由之一是,其时的弟子故吏许多,为府主歌功颂德,或封山祭奠之用。自郦道元《水经注》便见诸于著录,有三百多件,碑刻、拓片传播至今者(包罗近所发明)的约有二百余种。清代朱彝尊在《跋汉西岳碑》中把汉隶分成三种范例气势派头:方正、流丽、奇古。实在从形制上可以分为碑刻和摩崖两大类。从艺术特点上可以把其分为:典雅、秀逸、拙朴、雄浑、纵肆、平整、古峭、奇谲。它们的代表作品别离为:《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经》,《裴岑碑》,《夏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