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朝鲜鼻祖—高句骊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高句骊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为古朝鲜的国名。它是我国东北史上的一个紧张民族,最早出现于我国东北地域,以后局部南迁朝鲜半岛参加目前鲜族中,局部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域,参加中国各民族中。高句骊政权存在705年。高句骊族在朱蒙建高句骊国前,以氏族、部落为单元,漫衍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至吉林省集安县一带,高句骊国的创建,标记着高句骊族社会生长进入新阶段,同时也是高句骊配合体鼓起的开端。以后,随着高句骊自的强大和幻灭,高句骊配合体也随之强大生长息争体。 高句骊国建于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此中另有一个传说,传说高句骊鼻祖朱蒙(邹牟)原本出自夫余族,是夫余王金蛙在长白山南所得一个女子名叫柳花(河神的女儿),因感日照有孕卵生。金蛙见柳花生一卵,弃之猪、狗,皆不食;又弃之路,牛、马避而走;再弃之野,鸟用翅膀挡住。金蛙欲剖之,终不克不及破,只好送还柳花;柳花以物裹之置暖处,不久一个男婴破壳而出。此男婴长到7岁时,自作弓矢,百步穿杨,以是叫他朱蒙(夫余语,“善射”的意思)。金蛙宗子带素要父亲杀了他,金蛙没有允许,让朱蒙养马。厥后带素与大臣们又要合资杀朱蒙,柳花知道这个消息后让朱蒙逃脱,他便与乌引、乌违等3人向东南逃去,途中遇洪流挡道,尔后面夫余人紧追不舍,朱蒙对着水说:“我是皇天之子,河伯的外孙,本日罹难,追兵将至,怎么才干过河呢?”忽然间水中鱼龟一起浮起来,酿成了一座桥,朱蒙等人这才脱险。朱蒙等人到了普述水,又碰到3小我私家,这三人此中一人穿着麻衣,一人穿着纳衣、一人穿着藻衣。他们一同到了卒本川,而且在沸流谷忽本西城四周山上盖草房生存,称纥升骨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县东北30里的五女山上)。随后开国称王,袭用高句骊族称作国号,以高为姓。高句骊国的创建,是高句骊族社会生长的效果。通过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到高句骊族与夫余族的源流干系及其受夏商周文化的影响。 朱蒙创建高句骊国后,为了生长强大,对相近本家系各部吞并而且向外扩张。开国初期,朱蒙亲身到沸流国(在今富尔江流域)以相射校艺表现气力,迫使沸流国王松让次年降服佩服。公元前32年(朱蒙六年),朱蒙又兴兵打击明白山东南荇人国(约在目前鲜慈江道一带),夺其地为“城邑”。公元前28年,再以武力攻占了北沃沮(在今图们江流域)。朱蒙死后,后继者皆世代相承地把向境外扩展作为根本国策。琉璃王(朱蒙的儿子,名类利,一作如栗或阎达)时,因先受夫余、鲜卑打击,将王城由红升骨城迁海内城(今吉林 省集安县城东),后又受王莽陵暴,向外扩张临时为之收敛。到后期,又开始兴兵侵梁貊(约在今太子河上游)。莫来(即大武神王)为王以后,为了抵抗夫余族的克制,于公元22年亲率兵攻打夫余,而且将夫余王带素杀死,将前来降服佩服的万余名夫余人安顿在椽那部。接着,公元26年又吞并了盖马国(在目前鲜狼林山脉地域),杀其王,收其地为郡县。相近的句茶国王闻盖马国王被杀“举国来降”。琉璃王在位后期,曾一度攻取汉乐浪郡(治地点目前鲜平壤市)而有之。公元53年,宫继位(称太祖大王,或曰国祖王),隔两年伐东沃沮(亦称南沃沮,在目前鲜咸镜南、北道),后又拓地至日本海,并迫使夫余称臣纳贡。 为了占据火食稠密、物产富庶的辽东地域,宫整理内部,增强集权;对被征服部落和民族,顺者抚之,逆者讨之。高句骊对辽东地域的扩张,先后受到东汉王朝、公孙氏、曹魏、慕容氏等多方面的打击,有频频几濒临死亡。向南的扩张也不顺遂,369年兴兵2万打击百济失败丧失沉重。而百济于371年倾天下之力兴兵北上,而且围困了平壤城,祖国原王(名斯由,亦曰别)中箭身亡。 自宫以后至此约200年间,高句骊在生长中多次受挫。为了重振基业,丘夫(小兽林王)继位后,将其重要精神用于内政:创导佛法,同一头脑;再建学校,进步人民本质;公布律令,严整纲纪。颠末10多年的经心管理,经济得到了生长, 军究竟力也加强了。384年伊连(祖国壤王)为王,第二年又开始向外扩张。特殊是谈德(一名安,称广开土王,别名好太王)即位后,依附国富民强的经济和军究竟力,接连对新罗、百济、夫余等相近民族和地域举行打劫和吞并。413年巨连(亦单称琏,即长命王)即位,颠末一段时间谋划,使句骊国先后霸占的地皮得以牢固,生齿三倍于公元3世纪( 三国)时期。鉴于先世向西生长多次受挫的教导,并且其时北魏又日益强盛,同一朝鲜半岛成为高句骊重要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427年迁王城至平壤城(今平壤市)。今后,朝鲜半岛三国(新罗、高句骊、百济)的比赛,迄无休止,直至高句骊死亡。 未迁都前的高句骊边境,东临日本海,西至辽河,南达汉江以北,东北有栅城(今吉林省浑春市)地,西北约以今第二松花江左岸一线为界。高句骊国直到幻灭时,只是在东南、西北、西南稍有拓展。高句骊人除从军的驻防于各地之外,重要聚居在以今吉林省集安县为中央的鸭绿江流域和松花江上游的辉发河一带。其时的高句骊内分五部:涓(一作消)奴部、桂娄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涓奴部,亦称椽那部、西部、右部,即原沸流国王松让地点部落,在今富尔江流域,故史称高句骊初以此部为王,夫余王带素被杀后万余名投奔高句领的夫余人被置于此部;桂娄部,也叫内部、黄部,在今以辽宁省桓仁县为中央的浑江和鸭绿江中游,系朱蒙等人归附地之部落,故史称涓奴部轻微弱,后桂娄部代之为王;绝奴部,也叫提那部,为五部中的北部、后部,在今哈达岭以东的辉发河道域,世与王族攀亲;顺奴部,也叫东部、左部,在目前鲜慈江道一带,是由开始被征服的荇人国住民改组而成的;灌奴部,也叫贯那部、南部、前部,由盖马和句茶国住民改组而成。五部之外的沃沮等被征服部族,公元3世纪后也被同化于高句骊族,多数仍居故地,只是在被征服时有局部被俘掠的搬家他地。高句骊族是夫余之后第二个创建王国政权的古代民族。王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实验嫡宗子继续制,只在嫡宗子“不肖”的环境下才由次子继立,或实验兄终弟及制。高句骊职官有左辅、右辅、大主簿、国相、九使者、中畏医生。由于立国后高句骊实验对外扩张,创建了一支巨大的部队。详细兵数不详,但从612年(隋大业八年)隋场帝征高句骊调集100余万部队未能取胜,645年(唐贞不雅十九年)唐太宗亲率雄师攻陷白崖城后,高句骊引兵15万(包罗局部靺鞨兵)来援看高句骊后期的总兵数,至少在30万以上。军官有大模达(比卫将军)、末客(比中郎将)等。作战中的功绩卓著者,国王常赏给食邑。食邑中的住民,须纳租赋,负担摇役。一样平常住民,早期由各部首领统之,后期由州县办理。“各人”和“下户”是高句骊社会中的两大对立阶层,另有两种职位最低下的人户:一是“烟户”,在对外战役中被打劫来的,国王死后为守墓户;二是仆众,泉源于被杀罪犯的眷属等。租税按户征收,税每岁每户纳布5匹,谷5石;“游人”则三年一税,l0人共交细布1匹。租分上中下三等,耕户每年交谷1石,或7斗,或5斗。对变节和谋逆者用刑最严,均缚之于柱,燕而斩之,并籍没其家。临阵脱逃、杀人行劫者,亦处斩。盗他人财物,以10倍(后为12倍)罚之。由于用刑严肃,社会内部很少犯法有的征象。分页标题#e# 高句骊族有渔猎、畜牧、农业、手产业等社会生产方法。此中农业占重要职位,不外,早期由于漫衍在今浑江流域一带的山区,地少而瘠,以是劳绩极薄,故高句骊人有节食风俗。公元3世纪时,农业中已存在雇佣劳动。渔猎业在社会生产中,已退居帮助职位,但由于农业劳绩有限,狞猎还是增补衣食之需和习“骑射”的一种一石二鸟的生产,故不停为高句颐人器重。畜牧业以养“便爬山”的3尺马著名中原。传说朱蒙即乘此种 属“果下马”种的马。手产业行业许多,有纺织、修建、冶炼、制陶、酿造、工艺美术等。此中修建业独具气势派头,以善作山城,好修宫室为其时相近各民族所不及。冶炼的金银,除用作冠饰外,是用作向中原王朝的贡物之一;铁除了自用,也用于对交际换,室韦人所用“金铁”率赖其供应。文化习俗方面高句骊族既有本民族特色,又深受汉族的影响。他们有本身的语言,但无本身的笔墨,利用华文。衣着平常穿布帛,节日衣美丽,以金银饰冠带,有品级之分。随山谷筑住屋,除王宫、官府、佛寺以瓦为屋面,布衣居室皆以草盖顶。外出走路多急行。婚姻以男女相悦为条件,实验男先就女家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谈成后,女家于屋后筑小屋,名“婿屋”,男届时暮至女家户外,膜拜恳求与女宿,如是者再三。女怙恃乃允之。待生子长大后,男携老婆而归。无财礼之聘,男家只在结婚时送女家一些猪酒;如有受财物者,以为卖婢,人共耻之。史称“其俗淫”,反应了高句辆社会内部另有群婚制遗风。人死,摈三年择日而葬。葬时,早期将死者生前金银财物随之入葬,后则置于墓侧,由“会葬”者夺取而去。对死者,只在死时哭泣,葬时则鼓动作乐以送之。俗以十月祭天,“国中大会”,名曰“东盟”,人皆衣锦锈。俗敬鬼神,372年前秦遣使送其佛像经文后,遂盛行崇佛。厥后也信玄门。高句骊族人性“凶急,喜寇钞”;爱清洁,好歌舞。当夜暮到临,“邑落”男女不分贵贱,群聚歌戏。乐有五弦琴、筝、横吹、萧、鼓等。掘客的墓葬标明,壁画艺术相称发达,并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高句骊人在开国前,已是汉王朝幅员内的住民。公元前l08年(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破卫氏朝鲜后.次年设玄菟郡,以其地置高句骊县(县治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四周)。高句领国创建后,与汉廷创建了“藩属”干系,成为汉的侯国,负有从征任务。西汉末,王莽伐匈奴,调高句骑兵随征,先是其人不欲行,后亡奔为寇,王莽为此斩高句骊侯驺,又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作为处罚。王莽的倒行逆施,激起高句骊人反叛。东汉创建后,东北各族纷纷归附,高句骊王于公元32年(建武八年)遣使朝贡,光武帝规复其原有称呼。厥后,高句骊对东汉时叛时服。由于高句骊历世为王者推行扩展领地、打劫生齿财物的目标,一旦有机可乘,即“寇钞”辽东郡、乐浪郡,或发兵玄菟郡;当遭到汉军的极重打击后,又一次次“乞属玄菟郡”。汉末公孙度称雄辽东,高句骊遣使通好,还曾派兵助度讨“富山贼”。 三国时,高句骊转臣曹魏,同时又暗通东吴。公元234年曹魏遣使高句骊和亲,今后 专臣于曹魏,并在236年斩东吴使臣胡卫,传其首于曹魏幽州。238年曹魏讨公孙渊,东川王遣主簿、大加将兵助讨。公孙氏政权完蛋后,东川王欲代替公孙氏称霸辽东,频频派兵袭取辽东郡西安平县等地,招致曹魏于正始中(240一249)派幽州刺史毌丘俭征讨,破其王城,东川王单将老婆东逃。降至晋,鲜卑慕容氏顺起,向东生长,而受毌丘俭打击后的高句骊时已规复元气,于是两边对辽东地域睁开猛烈争取。慕容皝建前燕后,向高句骊睁开打击,339年前燕兵至新城(今辽宁省抚顺市北高尔山山城),祖国原王自愿“乞盟”,次年派“世子”朝燕。总之,这一时期,高句骊胜则恣意掠取,败则乞盟。鉴于此,慕容皝为排除向中原生长的后顾之忧,于342年遣1.5万兵出北道,亲统4万雄师出南道,直攻其王城丸都(在今吉林省集安县西通沟)。高句骊由于对慕容皝的军事摆设预计错误,丸都被攻破。慕容皝破丸都后,因北道兵“皆败没”,不敢追钊,便囚其母,发钊父美川王尸,掠其府库累世所积财宝,虏男女5万余口,毁丸都城而还。钊自愿于次年遣弟入燕称臣纳贡,皝才还美川王尸,仍留其母为质。355年,钊担当燕封官爵,才迎还其母。前燕被前秦破后,高句骊南向与百济争取,亲善前秦,由是两边来往密切,释教即于是时由前秦传入高句骊。 413年巨连即位后,当年遣长史入东晋奉表献赭白马,受封为乐浪郡公。425年,又遣使至后魏朝贡,迁都平壤后,直到公元7世纪前期,高句骊诸王均与中原王朝坚持臣属干系。由于高句骊迁都平壤后,对新罗、百济的打击越来越频仍,新罗、百济为了保存,总是在危急时哀求中原王朝救济;而中原的形势是,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王朝先后同一了天下大局部版图,对肆意扩张,不听劝解,进而向辽西拓地的高句骊,曾多次倾天下之师举行征讨,高句骊国终于在668年被唐与新罗联军所幻灭。 高句骊国亡后,高句骊族随之崩溃。关于高句骊民族的流向,传统的见解都以为是目前鲜族。但比年有人提出了差别见解,以为关于高句骊民族的去处,可分为四份:即入中原、入突厥、入靺鞨、入新罗。此中参加靺鞨者,指的是参加渤海。高句骊人在渤海民族中占据相称大的比例。渤海死亡后,融入渤海的高句骊人,被辽、金西迁,先到了东蒙辽东,后到山东,末了大多都融入到汉族。而流入新罗的高句骊人和本来居住在大同江流域的高句骊人。以后多数融入到新罗族中,成为本日朝鲜族的一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