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包氏族规祖训那些启示后人的良言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概览包氏族规家训,其头脑内在不但表示在忠孝方面,而在兄弟之道,伴侣之道及家庭和睦、勤俭务本之道也多方涉及,这也是儒家修身齐家伦理范例的详细表现。在历代的正史及方志中,一样平常都有大量的孝友传、忠义传,这正是中国人器重忠孝的典范表现。以光绪版《处州府志》、民国版《松阳县志》为例,就收有孝友包麟、包国勋等14人,忠义包廷基、包书时等37人。如包级,宋江宁人。年十七,父包鐶为人所杀,与弟包绣相抱痛哭。遇对头,乃抉其双目,沥血祭父。对头讼于官,官嘉其孝义,而为伸直其事(《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二○○》有传)。包孝,明浙江嘉兴人,徙居松江华亭,字元爱。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由书中舍报酬南京御史。疏论礼部尚书温仁和主宰辛丑(嘉靖二十年·1541)会试有奸弊,为谏官著风范。母亡,悲伤而死,年四十六(《明史》有传)。
"忠、孝"之义,随期间的变迁而赋予新的内在,但万变不离其宗,儒家的"忠、孝"永久也离不开"仁、义、礼、智、信"等根本的伦理领域。这与今世"发扬爱国主义精力"、"尊老爱幼"
、"戴德向善"等主题教诲,与"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代价不雅"、"构建调和社会"、"铸就中国梦"等雄伟愿景,都可谓脉络相承,息息相通。 |